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
招聘与配置
>>从《西游记》看素质模型的应用
从《西游记》看素质模型的应用
“一番番春夏秋冬,一场场酸甜苦辣”,这句歌词清晰地道出了西天取经的艰辛。以唐僧为首的取经团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,最终修成了正果。是什么秘诀让他们能齐心协力而取得成功呢?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,在这个故事的背后,是一个叫“素质模型”的法宝发挥着作用。
众所周知,素质模型是通过帮助企业找到高绩效的基因,从而定义企业成功的人才标准,在此基础之上来选拔优秀的人才,并通过查找人才队伍素质水平与人才标准之间的差距,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发展人才。素质模型可以应用到企业人才管理“选、用、育、留”的各个环节,使企业做到“选人有标准、用人有依据、育人有方向、留人有目标”,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来落实其战略目标。唐僧团队的战略目标是取经,因此其素质模型的应用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。
选人有标准
要完成取经这个高难度的目标,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团队,而怎么配备好这个团队,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。首先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导来负责整个团队的管理,他必须有明确的目标,并能带领团队成员坚定不移地完成这个目标,概括起来就是“下定决心、坚持胜利”。其次,还要有适合的团队成员,他们不仅要有冒险的精神,有降妖的能力,还要能搞定取经路上一切衣食住行的事情,概括起来就是“不怕牺牲、排除万难”。
如来佛祖任命观音为项目总监,负责搭建取经的项目团队。观音根据取经的战略目标和岗位职责的要求,先是选定了唐僧为项目经理,随后又发展了孙悟空、猪八戒、沙和尚和白龙马几位成员。那么唐僧他是否能够胜任项目经理的职务呢?我们可以从“能不能、合不合、愿不愿”三个方面来分析。
首先,唐僧最大的优点是目标明确、信念坚定,始终坚持取经的目标不动摇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即使历经千难万险也在所不惜,哪怕是悟空不听话、八戒要散伙,还有无法想象的妖魔鬼怪等等,他总是矢志不移。同时,他还以身作则,遵守佛家的各种规章制度,面对美色诱惑的关键时刻都能Hold得住。若没有这种坚定执着的精神,是不可能完成取经的任务的。如果像八戒那样,可能还没到半路就散伙了,更不可能到得了西天取得真经。因此,由唐僧去取经也是合适的。另外,他还知人善任,善于发现和发挥下属的长处,展现了优秀的领导才能。
其次,唐僧的基础条件非常扎实。一是“出身好”:他的父亲陈光蕊中了状元,官拜文渊殿大学士,母亲是开国元勋殷开山丞相之女。二是“德行高”:原著里说他“千经万典,无所不通;佛号仙音,无般不会”,所以他能够在 “海选”中脱颖而出,成为唐太宗“水陆法会”的主持人。
再次,取经是唐僧主动请缨的。《西游记》第12回写道:唐僧道:“贫僧不才,愿效犬马之劳,与陛下求取真经,祈保我王江山永固。”他的动机是不用怀疑的。
因此,唐僧虽然技术能力不如三个徒弟,但却是西天取经项目经理的不二人选。
再来看悟空,他虽然神通广大,但只能是一个优秀的专业人才,不可能成为一个好领导,为什么呢?
首先,他缺乏坚韧执着的精神,被师父教诲了几句,受到一点委屈,动不动就想回花果山。这种意志不坚定的人注定是无法成为卓越的领导。
其次,他天性顽皮、个人英雄主义严重,盲目自我崇拜,摆不正自己的位置,藐视领导权威,顶撞唐僧、欺负八戒是家常便饭,还经常不把玉皇大帝、各路神仙放在眼里。他还有另外一个缺点——爱卖弄才华,有了业绩喜欢在别人面前显摆。若由他来担任领导,根本无法凝聚团队、处理好内外部的关系。
再次,取经并不是悟空愿意去的,他之所以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,是以唐僧把他从五指山救出来作为交换条件的,取经过程中他曾多次想回花果山。如由他来担任项目,动力适配性是不足的。
所以,无论悟空技术能力有多么强(会七十二变和筋斗云),人脉资源有多么广阔(到哪里都能搬到救兵),降妖除魔多么卖力,都无法使他成为取经团队的领导。但是他作为取经团队的技术负责人是完全能够胜任的。
其实,观音在选人时,完全是以岗位胜任素质要求为基础进行人才的选拔,抛开了对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偏见。唐僧的三个徒弟都是有前科的,悟空被判有期徒刑500年,八戒和沙和尚都是劣迹斑斑的违法分子,但由于他们有改过自新、使自己从妖向神仙发展的动机,且具备保护唐僧的技能,因此被观音一一选为项目成员。
所以说,观音搭建的这个取经团队是非常成功的,最大的优势就是互补性强。唐僧作为团队领导,虽然技术能力差点,但有权威、有目标;悟空作为技术核心,虽然自我约束力差,目标不够明确,但受到唐僧的严格管教;八戒幽默诙谐,给取经之路增添了无限乐趣;沙僧忠心耿耿、任劳任怨;白龙马更是默默无闻地驮着唐僧一路西行。试想一下,如果唐僧的四个随从全部都是悟空,那会是什么结果?
用人有依据
素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人岗匹配,即将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位置上。唐僧根据各岗位对素质的不同要求,利用三徒弟各自的优劣势特征服务于项目目标,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,做到了量才适用、人尽其才。师徒四人和谐融洽的团队分工,加上唐僧从中协调,化解团队矛盾,以及如来佛祖和观音的暗中相助,使得一班人马团结互助、一心向“佛”而取得真经。
悟空本事最大,但性格刚强、心高气傲,具有挑战精神,唐僧就安排他负责探路和降妖等开拓性工作,尽显其“英雄本色”,悟空也乐得其所。但是悟空最大的毛病是不遵守纪律,不听领导的安排,于是观音就在他头上安了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头箍,唐僧通过声控密码(紧箍咒)来控制他。有了紧箍咒,神通广大的悟空,在唐僧面前,也变得老老实实、服服帖帖了。
八戒的本领比悟空要差一些,唐僧就安排他当悟空的“助手”,协助悟空降妖除魔。同时,由于八戒以前是天庭里的天篷元帅,级别比悟空这个没有编制的弼马温要高得多,而此时却要接受悟空的领导,因此对悟空是既羡慕又忌妒。唐僧也很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,让八戒担任监察部部长,专门负责打悟空的小报告。八戒也很好地完成了这项工作,只要悟空有不对的地方,他都直言不讳,从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唐僧作为领导的权威和管理作用。更为重要的是,他成为西天枯燥旅途中的开心果,悟空不开心了,就拿他耍耍,有些脏累差的活,都交给他,他虽有怨言,但也任劳任怨。
沙和尚的本事最小,唐僧就让他担任办公室主任,负责管理行李和白龙马,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,也协助两个师兄降魔捉妖。如果这个团队里没有沙和尚,那也是有问题的,唐僧只知发号施令,悟空只知降妖伏魔,八戒又粗心大意,那挑担子、喂马这些事务性的工作谁来承担?可见一个团队,各种人才都要有。沙和尚也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,把这项工作做得妥妥当当。此外,他还经常帮助悟空来说服唐僧,而当悟空有了不敬的言语,他又马上跳出来斥责悟空,护卫领导的权威,可谓是忠心耿耿。像他这种有德无才之人,老板喜欢用,但如果重用,可能就会出问题。有些企业之所以失败,往往坏在对沙僧这类角色的运用上,因为是老板的心腹,他们就会得到相当高的权力、地位,但由于能力有限,又无法担当重任,所以往往会造成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失误。显然唐僧就处理得很好,他并没有因为沙和尚的忠诚而提拔他,而是把他留在自己身边,担任自己的“生活秘书”。
育人有方向
基于素质模型的人才培养,是通过对比人才标准与人才现状之间的差距,对岗位关键胜任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,通俗地讲,就是缺什么补什么。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历经各种磨难,这本身就是一种实战式的人才培养。取经的过程,正是他们不断成长的过程,而其中,以唐僧、悟空和八戒的成长则最为显著。
悟空最大的问题是有组织无纪律、不服管教。刚开始唐僧对他采取教育为主的方法,教导他要以慈悲为怀、不要杀生,但是效果甚微。每次悟空不听话时,唐僧除了骂“你这泼猴”以外也别无他法。在观音给了他紧箍咒以后,唐僧就掌握了制服悟空的法宝,悟空也不敢任意撒野了,只好服服帖帖地受师傅管教。
这个过程不仅是悟空改过自新、一心向佛的成长过程,也是唐僧领导能力成长的过程,这从唐僧在取经各阶段使用“紧箍咒”的频率上就有清晰的体现。在最初获得这一法宝时,只要悟空不听话或做错了事,唐僧就会念起紧箍咒来,念得悟空痛得死去活来,他才方肯罢休。这样一来,使悟空产生了惧怕心理,其野性行为收敛了不少,对他也起到训导作用。在悟空基本驯服之后,对唐僧言听计从,不敢轻易“胡作非为”,但由于野性难改,偶尔还会“犯戒”。唐僧这时不会随便就念紧箍咒,而是先进行说“佛”教育,如悟空再不改,他才念紧箍咒。到了取经的后期,悟空已经“佛化”,每次都是冲锋在前,享受在后,任劳任怨,无私无畏,这时唐僧几乎就没有再念紧箍咒了。
而对八戒的培养,唐僧也可谓用心良苦。在收他为徒弟之后,唐僧根据八戒好吃懒做,爱占小便宜,贪图女色的特点,给他起了个别名叫“八戒”,目的是为了让他时刻谨记佛家的清规戒律。在取经路上,只要八戒有做得不对的地方,唐僧总是苦口婆心地教导他。正是唐僧不断地向他灌输这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,才使得八戒不断成长,逐渐改邪归正。
留人有目标
在留人方面,素质模型的运用要与业绩相结合,主要考虑人才的能力状况以及对团队的贡献度。能力越强,贡献越大,就越要想办法把他留在团队中。整个团队中,唐僧当然是主心骨,没有他,根本不会有取经这回事。不过观音早就对他进行了有效激励,那就是取经完成之后可以修成正果,因此他肯定是会留下来一心去取经的。而沙僧为人忠诚老实,稳定性是没有问题的;八戒只要有悟空的金箍棒在,也是不用担心他会“散伙回家”的。只有悟空是思想最不稳定的人,因为他有能力,降妖除魔没有他不行,但是他又很有个性,不好管理,那么以唐僧为代表的管理层用什么方法留住了悟空呢?
首先,靠的是权威——紧箍咒。唐僧如果没有了权威,估计悟空早不把他放到眼里了,甚至一棒就把他给打死了。同样,企业的制度也要有权威,制度的执行一定要严格,不管刚开始推行的时候有多少阻力,但只要坚决执行下去,逐渐就会形成一种氛围与文化,让大家自觉地去遵守。
其次,靠的是情感投资。因为制度的力量是有限的,制度只能让员工不犯错,但要让员工有凝聚力,与企业同心同德,还得靠情感。观音菩萨为什么自己不救悟空而是要让唐僧来救呢,为的就是让悟空欠唐僧一个人情。此等大恩足以使其受到感化,从而心甘情愿踏上征程。没有师徒的情分,估计悟空也不会这么卖命。所以在塑造团队精神的时候,领导一定要学会进行情感投资,要多与下属交流、沟通,关心团队成员的衣食住行,营造一种家庭的氛围。
再次,靠的是有效激励。悟空能留下来,最关键的是如来佛祖的激励起了作用。悟空曾担任过花果山美猴王,大闹天宫又混了个齐天大圣的虚名,自我实现是他最大的需要。像他这么拽的一只猴,若不对症下药,充分满足他的需要,是很难一直留在团队中的,迟早会离开。如来佛祖恰恰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,在真假美猴王被识破后,他对悟空说了一句这样的话:“那时功成归极乐,汝亦坐莲台。”意思就是:你悟空若继续保唐僧走到西天来,你也成佛。相当于给悟空规划了一条双赢的职业发展通道。
起初,如来佛祖欲传经东土,只给了一个成佛的指标,这指标当然是非项目经理唐僧莫属。而观音给唐僧配的三个徒弟则是没花本钱的,观音负责解救他们的牢狱之灾,他们负责护送唐僧取经,这是很公平的交易,他们也没有异议。这三人的任务是清除沿途所有的妖魔鬼怪,按打死的质量与数量来衡量绩效,最后根据业绩大小,给他们不同级别的晋升。因此,按最初的激励方案,取经任务完成之后,唐僧的级别是佛,而那三个徒弟的级别则一定是在佛之下的,悟空最多只能混个菩萨,但是现在却成为佛的后备,而且还是如来佛祖亲自提名的,比唐僧由观音菩萨提名还牛,你想悟空能不感动和感激吗?
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,如来佛祖根据悟空的能力状况和个性特点,设计个性化培养方式的人才管理策略,使悟空死心塌地护送唐僧去取经,很好地起到稳定团队的作用。整个团队齐心协力、同舟共济,紧密地团结在以唐僧为项目经理的管理层周围,下定决心、不怕牺牲、排除万难、坚持胜利,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西天取经的任务。